粵曲《孤舟望晚》
香港、澳門等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東南亞、北美等粵籍華僑及華人聚居的地區[1]。粵劇分“生旦凈醜”四個角色種類
粵曲以省港澳為主要活動基地,流行區域極廣,凡粵方言區及有粵籍華僑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粵曲的演唱。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廣東省廣州市申報的“粵曲”入選,曲藝項目類別,序號13。
粵曲淵源
起源
粵曲源自粵劇清唱。約於清道光年間,有以清唱粵劇為
粵曲演出
業的八音班,他們用粵劇的劇本,用粵劇的曲調,用粵劇的“戲棚官話”分腳色演唱。以後又出現了穿街過巷賣唱的女盲藝人,被人們稱作“瞽姬”、“師娘”。她們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腳色的唱腔,壹人演唱多個角色色,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藝方面有了新的發展。這種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粵曲史上稱為“師娘時期”。
發展
民國以後,在茶樓歌臺上逐漸出現了明目女子演唱粵曲,人們呼
粵曲演奏樂器揚琴
她們為“女伶”。她們改“戲棚官話”為廣州方言,改假嗓為真嗓,並劃分為大喉、平喉(此為男角專用腔)、子喉(為女角專用腔)3種唱法,粵曲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女伶時期”。
辛亥革命後,又出現明眼女藝人(亦稱“女伶”)演唱粵曲。1918~1938年,是女伶演唱的全盛時期。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粵曲出現了壹個欣欣向榮的局面。1958年,集中優秀演員和樂師,成立了廣東音樂曲藝團,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力改革創新,使粵曲從基本單壹的站唱,發展為有彈唱、說唱、表演唱、小組唱等多種形式,培養出大批新生力量,在創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時,還整理了不少傳統曲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粵曲備受摧殘。“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粵曲逐步得到恢復。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采取繁榮創作、培養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動群眾性粵曲演唱活動等措施,使粵曲從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壹個新的發展時期[1]。
編輯本段粵曲特點
粵曲脫胎於粵劇,它和粵劇在唱腔音樂方面長期存在著互相吸收
粵曲表演
、互相融化、互相促進、***同發展的極為密切的關系,曲調、板式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梆子、二黃、牌子、民間說唱、小曲雜曲等。唱法多樣,師娘時期以行當劃分,有小生、花旦、武生等十大行當;女伶時期分大喉、平喉、子喉三種。
粵曲緊跟時代而發展,它善於吸收,能夠兼融並蓄,不斷豐富,不斷創新,拓寬了唱腔音樂,如將粵劇的“梆、簧”,廣東的曲藝龍舟、南音、粵謳、木魚歌,乃至廣東音樂(包括雜曲小調或器樂曲)均拿來填詞演唱。伴奏除高胡、揚琴為主奏樂器外,還加入了薩克管、小提琴、電子琴等等。
廣東曲藝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廣東曲藝是指廣東省內各個曲藝品種,
粵曲演出
如粵曲、木魚歌、龍舟歌、南音、潮州歌、客家竹板歌、鹹水歌等,實際指的是廣州和嶺南地區的說唱文學。狹義的廣東曲藝單指粵曲演唱。
粵曲演唱:粵曲是由粵劇分支出來的,是廣州方言區流行最廣的壹種大曲種,用廣州方言演唱。粵曲盛行於廣州、香港、澳門等地,並傳播到東南亞、美洲華人聚居的地方。粵曲原為粵劇的曲調,後形成獨立的劇種。它的音樂性強,曲調優美動聽,註重聲腔藝術,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特色。其唱腔屬於皮黃系統的板腔體,梆子、二黃、牌子曲、小曲、歌謠構成其整體,同時亦吸收諸如龍舟、南音、木魚、粵謳、板眼等民間說唱。粵曲的唱腔也由原沿用戲曲的小生、武生、小武、花旦、公腳、花臉、正旦、正生、老旦、醜生十大行當,歸為大喉(男角高腔)、平喉(男角平腔)、子喉(女角專用腔)等三大主要喉腔。
編輯本段傳統曲目
粵曲傳統曲目有八大名曲:《百裏奚會妻》、《辨才釋妖》、《黛玉葬花》
粵曲演出
、《六郎罪子》、《棄楚歸漢》、《魯智深出家》、《附薦何文秀》、《雪中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