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京胡、板鼓、大鑔、梆子、大鈸等。
1、月琴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制,邊框用六塊規格壹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臺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後來,梅蘭芳引入了京二胡,成為四大件了)。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稱三大件。
2、京胡
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胡是隨著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在胡琴的基礎之上改制而成的壹種拉弦樂器。它的聲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管弦樂伴奏中的主要樂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京劇界壹直沿用著胡琴的稱呼,在這之後,為了區別於其他劇種,才正式將這種樂器稱為“京胡”。
3、板鼓
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清朝續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
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於“清樂”中,那時稱為“節鼓”。隋唐時期已用於隋九部樂、唐十部樂的“清樂”中,當時稱為節鼓。隨著明清戲曲藝術的發展,廣泛用於昆曲、京劇等地方戲曲伴奏中。清代還稱搭鼓,《清朝續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噍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
4、大鑔
呈草帽狀,直徑60厘米兩片鑔葉分陰陽,演奏時兩鑔碰擊發出巨響。小鑔,打擊樂器,銅質,直徑20厘米。大鑔和小鑔這兩件樂器表示壹切修成正果的飛禽在飛動時雙翅發出的聲響。
根據鑔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鑔分為雙光鑔、水鑔、京鑔、小鈸等幾種,其中小鑔和京鑔發音較高,多用於京劇等地方戲曲中的武戲或伴奏吹打曲牌,常與奉鑼和仿蘇鑼配合使用;雙光鑔和水鑔發音較低,多用於文戲,與虎音鑼或中堂鑼配合使用,其中雙光鈸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5、大鈸
大鈸,圓形,銅制。兩面為壹付,每面直徑約壹尺。大鈸無固定音高,用壹線記譜。大鈸聲音宏亮,多用於合奏和戲劇、歌舞的伴奏。在民間鼓樂演奏中常在樂曲強拍擊奏,用法與大鑼相近。大鈸音量大而余音長,不宜演奏過密的音型。鈸除漢族廣為使用外,在藏、壯、彜、侗、傣、景頗、佤、白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
根據鈸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鈸分為雙光鈸、水鈸、京鈸、小鈸等幾種,其中小鈸和京鈸發音較高,多用於京劇等地方戲曲中的武戲或伴奏吹打曲牌,常與奉鑼和仿蘇鑼配合使用;雙光鈸和水鈸發音較低,多用於文戲,與虎音鑼或中堂鑼配合使用,其中雙光鈸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