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西域音樂文化中,龜茲音樂對唐朝音樂的影響最大,遠遠超出了其他音樂。尤其是龜茲樂中的 “鼓舞曲”,更是唐朝雅俗***賞的壹種樂曲105。龜茲樂工演奏的樂器也備受唐朝人的贊賞。龜茲樂器中最重要的壹種是龜茲四弦曲項琵琶,唐代流行音樂的二十八調就是建立在四弦曲項琵琶的技法和曲式的基礎上的,而且二十八調的旋律也是由此而發展起來106。篳篥與橫笛在龜茲樂器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兩種樂器在唐朝也很流行107。但是在所有的龜茲樂器中,唐朝人最喜歡的是壹種形制很小,塗了漆的“ 羯鼓”108。當演奏羯鼓時,不僅可以聽到羯鼓敲擊出的鏗鏘激奮的音樂,而且能夠欣賞到伴著羯鼓的樂聲歌唱的外國歌曲—可是這些梵文歌曲的發音大多數都是錯誤的109。就像其他的達官顯貴壹樣,偉大的唐玄宗本人就是壹位演奏羯鼓的大行家110。
在唐代音樂中,最有名的是混雜了各種成分的“ 西涼樂”。西涼是壹座邊疆城鎮的名稱,在唐代,這裏其實是叫“ 涼州”。西涼樂是龜茲樂與傳統中國音樂的奇妙的混合物。它是用龜茲琵琶和古典的石磬這樣壹些極不諧調的樂器來進行演奏的。八世紀和九世紀之後的詩人們都對西涼樂贊嘆不已111。
唐朝北方鄰人的音樂聽起來使人感到“ 蒼涼”而“ 粗曠”, 北方音樂對唐朝音樂的影響幾乎全都局限在軍樂方面。北方的這些“ 鼓吹” 樂112 是用大角、鼓、鈸等樂器來演奏的,用鼓演奏的音樂激越動人,這種音樂最適合在宮廷慶典、正式的凱旋儀式以及其他壹些具有愛國主義氣氛的場合演奏113。起源於印度的音樂傳入中國的途徑有多種,除了中亞以外,還有印度支那諸國即林邑、扶南、驃國等。這些國家也將它們的管弦樂以及舞伎等貢獻給了唐朝。印度支那樂工演奏的曲目大多數主要都是來源於佛教經典,如 “佛印”、“ 鬥羊勝”和“孔雀王“等曲目都屬於此例114。
雖然這些深受唐朝人喜歡的音樂現在已經在亞洲大陸上絕跡了,但是其中有些樂舞卻仍然藉改變了的和業已僵化的舞蹈形式,在日本的宮廷裏殘留了下來。二十世紀日本宮廷的樂工和舞伎以及日本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們,都能表演這些樂舞115。日本宮廷中殘存下來的,在唐樂中伴奏的這些管弦樂器,與唐朝的管弦樂器肯定是非常接近的。它們由三組樂器構成:第壹組是木管樂器,其中包括橫笛、篳篥以及“口琴” 等,這種樂器用來表現高音區的旋律,而且它還可以利用和音來增強演奏效果; 第二組是打擊樂器,包括鈸,放在鼓架上的小“羯鼓”,還有懸掛在壹個頂部金黃燦燦的朱紅色的框架中的“大鼓”;第三組是低音弦樂,即箏116與琵琶。這些管弦樂器演奏的樂曲可以分成明顯不同的幾個部分,通常包括壹個自由舒緩的前奏,前奏根據“口琴”定出的音調來確定樂曲的調式,然後是壹個展開部和急驟的尾聲117。在十九世紀的日本分譜中,保留了壹出叫做“迦陵頻伽”118的唐朝樂舞,這首樂舞仍在繼續上演。迦陵頻伽是佛教天界的壹種神鳥的名字,據說這首樂曲是由壹位天使泄露給人類的。迦陵頻伽最初創作於印度,後來可能是通過林邑的途徑傳到了中國 119,最後再又流傳到了日本。九世紀時,迦陵頻伽在日本相當流行120。懿宗鹹通二年(861),甚至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為毗盧遮那大佛的頭像舉行開光儀式時,也進行了迦陵頻伽樂舞的表演。當時是由壹位移居國外的漢人舞師表演舞蹈,由橫笛樂師演奏林邑風格的新音樂121。日本的迦陵頻伽舞是由四位身著雙翼,頭戴花冠的男僮表演的。表演者敲擊小鐃鈸,模仿迦陵頻伽鳥顫動而美妙的鳴叫聲122。另外壹首當時仍然在日本表演的唐朝樂舞叫做“拔頭”123。這首舞蹈表現了壹位身穿素衣,披頭散發的年輕人,在尋找吞噬了自己父親的野獸。與迦陵頻伽壹樣,拔頭舞也是通過唐朝傳到日本的,但它與迦陵頻伽壹樣,最初也起源於印度的樂舞124。通過唐朝傳到日本的樂舞還有“醉胡樂、“破陣樂和“打樂”等。醉胡樂表現了壹位喝醉酒的胡人酋領的形象。破陳樂表現面目猙獰的濕婆神的壹事跡,而打樂則反映了波羅球遊戲的場面125。但是在所有的原封不動地從唐朝傳入日本的樂舞中,最新穎,最有趣的還是“ 潑胡乞寒戲”。這是在冬至時表演的壹種舞蹈,表演者是壹大群赤身裸體的胡人和漢人青年,他們戴著稀奇古怪的面具,在鼓、琵琶、箜篌的喧鬧聲中跳躍舞蹈,用冷水互相潑灑,而且也向過往行人的身上潑水。對於生活在道德禮儀之邦的唐朝市民而言,這種粗俗的表演確實是壹種有傷風雅的事情。所以在開元元年十二月(714 年初), 唐玄宗宣布敕令,禁斷潑胡乞寒戲126。
從外來音樂在唐朝招致的物議來看,唐朝人壹般並不認為百戲、幻術的表演比這些音樂更低賤。幻人、走繩伎、柔軟伎、吞火者以及侏儒伎等等,各種各樣的藝人的表演都被稱做“ 散樂”127。許多散樂藝人都是從突厥斯坦和印度進入唐朝各地的城市中的128。在涼州和洛陽等地的祆神寺裏,往往都有定期舉行的幻術表演,其中有些顯然是屬於自殘的表演129。雖然唐朝官方大體上對幻術表演采取了默認的態度,而且像玄宗那樣的皇帝甚至采取了鼓勵的態度,但是這些來自異域的江湖騙子的表演有時也會遭到當權者的禁止。例如在唐高宗時,高宗曾命令將壹位波羅門胡人發遣還鄉。驅逐的理由是他“ 以劍刺肚, 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極非道理。” 而且高宗還下令“仍約束邊州,若仍有此色,並不須遣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