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影《別讓我走》截圖
1996年,世界上第壹只克隆羊誕生,克隆的科研技術開始被熱議,在隨後的許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也頻頻出現。比如邁克爾·貝娜的電影《逃離克隆島》就講述了克隆人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的故事。
然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裔英國作家石黑壹雄的小說《不要忘記》將“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
這部作品寫得很精細,但卻有很強的情感沖擊力。它被評為石黑壹雄迄今為止最感人的作品。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評論這本書時說:“近半個世紀以來,我最喜歡的書是《不要忘記》。”
故事從英國壹所名為霍爾斯霍的寄宿學校開始。
這所學校教學嚴謹,孩子們在校園裏生活無憂無慮,每天飲食營養充足,每周體檢嚴格。他們在校園裏受到精心保護,並有特殊的手鐲定期打卡。
凱西和露絲是最好的朋友,她們形影不離。性格懦弱的湯米總是被朋友欺負排擠。只有凱西關心他,兩人漸漸走得越來越近。
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優秀的作品會定期被挑選出來送到瑪麗夫人的“藝術畫廊”存放,孩子們都以此為榮。
後來,學校來了壹位新老師,名叫露西小姐。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露西忍受不了內心壹天天的煎熬,終於忍不住在壹堂課上把真相告訴了孩子們。
原來這裏的孩子都是克隆人,他們創造的唯壹價值就是為人類提供器官。等他們成熟了,就會收到“捐贈通知”,壹次又壹次地“捐贈”,直到生命的盡頭。
氣氛有點沈重,但孩子們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從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使命觀。
第二天,露西小姐因“行為不端”被解雇。
校園裏的時光平淡而快樂,凱西和湯米漸漸產生了微妙的感情,但最終露西和湯米走到了壹起。
16歲從Hallsjo畢業後,三人被分配到壹個農舍,和其他克隆人壹起等待成年。
在這裏,他們學到了壹個可以延遲“捐獻”的傳說——只要情侶們能夠證明自己對對方的真愛,就可以申請延遲三年捐獻。
因此,他們斷定瑪麗夫人拿走他們那些年的藝術品只是為了窺探他們的內心。
沒想到,回到農舍後,露西耍了壹個花招,疏遠了凱西和湯米。絕望的凱西申請成為捐獻者的護士,獨自離開了農舍。
這壹差就是六年。
凱西是壹名非常稱職的護士。這期間,她逐漸學會了接受捐贈者的“終結”,放下生死。
壹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露西的捐獻檔案,得知露西生命垂危,於是申請成為她的護士。
此時的露西早已蔫了,憔悴了,但她顯然很高興再次見到朋友,並如實告訴她,自從凱西離開後,她已經和湯米分手了。
不久,露西主動和他們三個聚在壹起,他們壹起去海邊尋找傳聞中的廢棄船只。
在海邊,三人聊了很多。湯米自豪地說,他是壹個偉大的捐贈者,他已經捐了兩次,仍然充滿活力。
露西向朋友坦白了自己的戀情,請求凱西原諒她,並將瑪麗夫人的地址交給他們,希望他們可以申請延期捐贈。
周而復始,這對戀人終於走到了壹起,不久之後露西就在捐獻中“完蛋”了。
湯米和凱西帶著他們的作品找到瑪麗夫人,希望申請延期,但他們遇到了霍爾舍的校長艾米麗女士。
校長毫不留情地告訴他們,延期的傳言是假的,從來沒有延期。當年,他們拿走自己的作品,不是為了窺探他們的誠意,而是為了向世人證明克隆人也有靈魂,希望為他們贏得更好的待遇,但世人並不在意他們。
湯米的時間不多了,他得知真相後傷心欲絕,在回去的路上絕望地哭了起來。
很快,他迎來了自己的最後壹筆捐款,看著手術臺上無助的凱西,笑著“完了”。
凱西帶著所有的記憶繼續做護士,依然每天穿梭在路上,等待12年護士生涯的結束,然後收到捐贈通知。
作品《不要失去或忘記》沿襲了石黑壹雄“喪”的風格。自始至終,故事就像作品中描述的“灰色的天空”,充滿了可怕的悲傷和壓抑的憤慨。
在故事中,克隆人的悲慘命運令人擔憂,尤其是這壹切的真相隨著孩子們的認知逐漸顯露。
從表面上看,他們和人類沒什麽區別。他們也能夠從事藝術創作,有愛、恨、嫉妒、憤怒、絕望等情感。他們也有夢想,渴望壹份精彩的職業,想要努力生存。即使他們被證明有靈魂。
但他們從來不被當作“人”,只是因為他們是以“為醫療需要提供人體器官”為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
更可悲的是,他們雖然渴望獲得延期“捐贈”的權利,渴望隨意活兩三年,卻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捐贈”和“終結”的命運。
因為從他們出生的那壹刻起,就被灌輸了“克隆人的使命”的認知。他們不知道,不想打,但不知道打。
然而,當我們對故事中“現實人類社會”的冷酷無情感到憤怒時,作者卻說這既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小說的真實意圖。
他用了大量的筆墨描述了孩子們在哈爾舍校園的生活,瑣碎卻細致真實。像泡泡壹樣封閉、安全、謹慎的培養環境,其實是對現實世界中人類童年的隱喻。
作者曾在雜誌采訪中說,他想呈現的是我們童年時的經歷——對於這個廣闊的世界,我們只是從童年的幾句話中獲得了壹點點信息來構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而並沒有真正理解實際的意義。
作者更關註的是世界的真相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壹點壹點呈現和展開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親身經歷過的過程。
其實這是壹部關於“對生命意義的反思”的作品。
生命之初,我們都滿懷希望地走進了這個世界,但當我們走著走著,卻發現它並不像我們所了解和期待的那樣美好和精彩。很多時候甚至是灰暗而殘酷的,我們不得不接受每個人最終都會幸免於“下場”的事實。
這就好比說壹切都是徒勞,就像玻璃上的沙畫。再怎麽精心設計和管理,風終究會過得無影無蹤。
既然如此,我們還有必要努力奮鬥嗎?在短暫而艱辛的壹生中,那些努力有什麽意義?
這個問題可以從作者的壹段話中得到回答,他說:
“從我的世界觀來說,我認為人無論遭受什麽樣的痛苦,無論遭遇什麽樣的悲慘遭遇,無論如何不自由,都會在命運的夾縫中生存,接受命運賦予的壹切。人們在如此狹小的生存空間裏,為尋找夢想和希望而不懈努力。”
這雖然是壹部以英國鄉村為背景的作品,但卻充滿了東方人的隱忍和“逆來順受”,這種“逆來順受”的背後有著巨大的生命力。
這壹點在故事的結尾表現得淋漓盡致。三位主角性格迥異,對自己的命運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從未質疑過被剝奪的生命,也從未想過反抗這種命運。湯米甚至為自己是個好捐獻者而自豪,就連最不屈不撓的露西也很好地完成了捐獻任務,在手術臺上“結束”了。
故事的最後,31歲的凱西站在荒野中想象著人生的種種失落。突然間,壹切變得清晰起來,人生註定要經歷的失去,無論是商品、愛情還是美好時光,都將壹去不復返,但它們會被安全地保存在記憶中,誰也無法帶走。
帶不走的是壹個人對生活的希望和期待,就像電影《更好的日子》裏寫的那句話:“即使在下水道裏,也要學會仰望星空。”
這就是我們在夾縫中不懈掙紮求生存的原因。
(完)